Friday, 29 September 2023

今晚的丰收超级月亮(Harvest Supermoon)











 

漫步榜鹅公园
















 





中秋节快乐!


























花好月圆聚晚晴 熊猫灯饰迎中秋



为了庆祝大熊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濒危等级降为易危物种,今年的花好月圆聚晚晴系列活动,选择了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作为户外灯笼装置的形象。(蔡家增摄)
为了庆祝大熊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濒危等级降为易危物种,今年的花好月圆聚晚晴系列活动,选择了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作为户外灯笼装置的形象。(蔡家增摄)

中秋佳节将至,公众可到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观赏熊猫花灯。

为庆祝大熊猫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中濒危等级从濒危(endangered)降为易危(vulnerable),今年的花好月圆聚晚晴系列活动,特别选择了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作为户外灯笼装置的造型。

公众可从星期二(8月29日)至10月1日,每天上午10时至晚上9时,到晚晴园免费观赏熊猫灯饰。

这个名为“胖哒幼庆中秋”的灯笼装置,由晚晴园与玩具商“52TOYS”,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新加坡分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Singapore)一同推出。

晚晴园馆长林国耀说,每年中秋的灯笼装置都很受公众欢迎,今年特别选择了大熊猫造型,既符合大众的喜好,也贴近人们的生活。

除了熊猫灯饰外,公众还可报名参与灯笼制作、福建歌谣、潮州歌谣等工作坊,以及一系列讲座、手工集市、户外活动等庆祝活动。

花好月圆聚晚晴开放日设在中秋节前的周末,即9月23日和24日,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傍晚6时30分。

晚晴园展厅将在9月的首四个周末和中秋节(9月29日)当天延长开放时间,由上午10时开放至晚上9时。详情可浏览晚晴园网页和脸书网页






                                                                           One Punggol




                                                                  Punggol Waterway Point







































 



























早镜头:窥探中秋节灯展幕后二三事

以“花缘”为今年中秋节主题,滨海湾花园将在金园摆放12个桃花树与月亮门,象征具有春意、浪漫、团圆与家庭凝聚力的中秋节。(白艳琳摄)
以“花缘”为今年中秋节主题,滨海湾花园将在金园摆放12个桃花树与月亮门,象征具有春意、浪漫、团圆与家庭凝聚力的中秋节。(白艳琳摄)

花灯是中秋节庆元素,有着幸福团圆、子女添丁之意,与此同时也照亮夜晚。

来自中国四川省自贡市的花灯师傅宋涛生(41岁)与同伴正如火如荼地赶制滨海湾花园今年的中秋节花灯装饰“花缘”。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灯饰不是在中国组装好才运过来,工作人员必须现场绘制和组装,确保灯饰不会受损。师傅必须把桃花装在约6米高的树干上,再现场喷上树的纹路,这得花好几天来完成。

师傅在树干上一笔一画地将树的纹路以喷漆的方式画出来。(白艳琳摄)

宋涛生有18年经验,来新加坡制作花灯已有五年。他说:“花灯全是手工制作,很考验个别师傅的经验和审美能力。收到制图的时候就必须想要怎么去把它做到最美。” 

在组装灯饰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灯饰过于高大,师傅们必须出动吊车完成组装任务。(白艳琳摄)
名为“鹊桥”的灯饰以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传说为主题,同时以38只喜鹊为灯饰添上非一般的色彩。师傅们得花两三天的时间组装灯饰。(白艳琳摄)

从制作、运送再到组装,整个过程得花上将近三个半月的时间。

同样来自中国四川的八名花灯师傅也正马不停蹄地为裕廊湖花园即将举办的中秋节花灯会连夜赶工。裕廊湖花园将展出240件灯饰作品。

在裕廊湖花园,师傅们忙着搬运一组名为“野生动物奇遇记”(Wildlife Odyssey)的灯饰,图为其中的狮子灯饰。(白艳琳摄)
师傅翻阅图样并检查花灯。(白艳琳摄)

今年展出的灯饰有一组以 “狮城回响” (Echoes of the Lion City)为主题的灯饰,展现新加坡历史演变的过程,包括重现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如旧加冷机场。制作的人物灯饰也必须与时代相符。由于师傅们没有在新加坡生活过,所以必须透过图片来想象。

灯饰在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受损,师傅会修补出现瑕疵的灯饰。(白艳琳摄)

花灯师傅范俊(65岁)是灯会的总设计师,他说: “我在新加坡不同地方做花灯已有20多年,但这种较本土化的灯饰还是要花一点时间。因为要把平面图案变成3D立体,所以非常不容易。” 

夜幕降临,师傅们为了争取时间完成灯饰组装,在照明微弱的情况下工作。(白艳琳摄)

宋涛生说:“花灯制作虽然是手工艺,但我们也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因为技术会变,每年的东西都会不一样。如果一直停留在以往,会被淘汰。